反诈民警揭开帮信罪“面纱”

人民网北京8月28日电(郝萍、周静圆)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一份关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以下称为“帮信罪”)司法治理的调研报告。这份报告揭示了该犯罪行为背后的一些令人震惊的事…

人民网北京8月28日电(郝萍、周静圆)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一份关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以下称为“帮信罪”)司法治理的调研报告。这份报告揭示了该犯罪行为背后的一些令人震惊的事实,并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调查报告显示,被告人中有明显的低龄化、低学历和低收入特征,初犯人员占比较高。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电信诈骗团伙已将未成年人和在校学生作为重点发展对象。这个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于保护青少年免受网络诈骗侵害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揭开帮信罪的“面纱”,人民网“求真”栏目邀请到了山东潍坊青州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大队中队长庞伟进行专访。庞伟透露,许多在校学生和无业青少年因贪图赚快钱而卷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他们出租、出借或出售自己的电话卡、银行账户和互联网账号给他人,甚至帮助诈骗分子搭建设备实施犯罪。还有一些人从事“吸粉引流”、“贩卡洗钱”等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违法犯罪活动,成为诈骗团伙利用的“工具人”。


面对这一现象,庞伟强调了预防青少年参与帮信罪的重要性。他提到,教育是最有效的防范措施之一。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让他们了解网络诈骗的危害,并提供正确的信息安全知识。


此外,庞伟还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他表示,只有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这种犯罪行为的蔓延。


在专访中,庞伟还分享了一些避免成为帮信罪受害者的实用建议。首先,要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诱导和承诺。其次,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泄露个人敏感信息。最后,如果遇到可疑情况,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帮信罪的存在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通过揭开这一犯罪行为的“面纱”,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其危害性,并采取相应措施来预防和打击此类犯罪行为。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让网络空间变得更加安全可靠。

aedc03f5f3d668bfecad3622235fd921.jpg

(以上报道仅代表记者观点)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